学习之窗

    学习之窗

      学习之窗

      当前您的位置: 首页 > 学习之窗 > 正文

      廉洁故事进校园丨张富清:初心本色 付此一生

      日期:2023-05-16作者: 浏览量:

      张富清,男,1924年12月出生,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,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,他九死一生,先后荣立“一等功”三次、“二等功”一次,被西北野战军记“特等功”。两次获得“战斗英雄”称号。他尘封功绩60多年,直到2018年年底,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,他的事迹才被发现。2019年9月,获得“共和国勋章”。

      一辈子默契支持——“党叫他往哪里走,他就往哪里走;他往哪里走,我就往哪里走”

      1955年年初,一封写给“孙玉兰同志”的信,从湖北省武汉市寄到了陕西省洋县双庙村。“部队上寄来的。”把信捎回村的人说。部队,那一定是张富清了。张富清在信上说:希望玉兰开个介绍信,到武汉去完婚。大家沉默了。

      全家没有一个人知道武汉在哪里,双庙村也没有一个人去过武汉。“他叫我去我就去!”孙玉兰说。在家人的担忧中,19岁的孙玉兰穿上一件作为嫁妆的新棉袄,带几包土特产,背上几个馍,上路了。汉口火车站,她见到了已在那里等了好几天的张富清。

      张富清说,自己即将退役转业,有三种选择:一是可以留在大城市,生活条件好,发展空间大;二是回陕西老家;三是响应党的号召,哪里需要就去哪里。“从内心讲,我也想回陕西老家,但我没说。我是党的干部,就应该听从组织召唤,到艰苦的地方去。”张富清平静地说。1955年1月,张富清和孙玉兰逆水而上,坐了两天轮船前往巴东港,再坐三天汽车翻山越岭到恩施,又坐两天汽车,来到了最偏远艰苦的来凤县。

      为了把生产搞上去,张富清主动申请去最偏远的村,住最穷的社员家,一个村的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起来了,就到另一个困难村去;20多年,张富清不断从一座山搬到另一座山。“一个月有20多天父亲都在驻村,顾不上家,但家里从没有一个人有过一句抱怨的话。”张健全回忆道,“党和国家叫做什么就做什么,家里的困难自己面对、克服。从小到大,我们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、自然而然的事。”

      从县粮管所,到三胡,到卯洞,到建设银行,直到1985年张富清离休,孙玉兰已跟随张富清在来凤工作生活了30年。30年间他们走过了来凤的山山水水,学会了来凤话,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,陕西的故乡却只回去过一次。

      如今,又一个30多年过去了,来凤已是他们另一个故乡。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老两口积极参加建设银行的捐款活动,还让儿子帮着拍视频给抗疫人员打气。“只要是组织号召的,只要他们能做的,一定会尽一份力。”孩子们说。

      几代人本分自立—— 前人不搭“捷径”,后辈莫求“沾光”。每次吃完药后,把药锁起来,是张富清的一个习惯。大儿子患有高血压,所服用的药物与他差不多,但张富清从来不让儿子碰自己的药。因为在他看来,他的药是国家全额报销的,每一粒都要“专药专用”,不能假公济私。

      靠自己,莫求“沾光”,是张富清给全家立下的规矩。“现在回头看,父亲是很爱我们的,他的不近情理其实是为我们好,让我们知道要靠自己,走正道。”张建国说。一家四代人,6名党员,后辈们都兢兢业业、本本分分工作,为国家和社会作着贡献。张富清老人欣慰地说,这是他最高兴的事。

      常念叨知足感恩——“和过去比,和困难群众比和牺牲的战友比”张富清老两口的家位于来凤县建行宿舍楼2楼。近40年过去了,楼上楼下、左邻右舍都已翻修一新,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。墙腰上淡黄色的油漆斑驳脱落,水磨石地板被磕出不少小坑,客厅里依旧摆着那张磨损的沙发,厨房里,厚实的铁锅架在简易的煤气灶上,窗户一开就是天然的“抽油烟机”。“吃得好、住得好,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,没有什么要求了。”谈起生活条件,老两口却总是淡淡一笑。

      做人要知足,懂得感恩,不给组织添麻烦,是张富清一家常常念叨的话。他们的秘诀是“比”:和过去比,和困难群众比,和牺牲的战友比,一比,就觉得很知足,很幸福。

      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,融化为一个家的品格,成为几代人自然而然的事。这便是父亲的力量、家风的力量。

      初审:沈怡婧
      复审:李燕
      终审:王长福